許多中風患者在發病之前,其實就已經出現過「小中風」的症狀了,只是因為這些症狀的持續時間都非常短,容易誤以為只是身體一時疲勞的表現,因此錯過了最佳就醫時間,導致中風的悲劇。到底小中風是甚麼?又與中風有哪些關係呢? 小中風症狀 半邊肢體麻痺、麻木 走路不穩 說話不清楚 吞嚥困難 一側視力模糊 短暫失憶、意識改變 「短暫性腦缺血」就是所謂的小中風,即中風前兆。常見的症狀其實跟中風很類似,林志豪醫師指出,這些症狀出現的時間非常短,大概2至5分鐘就會結束,所以患者容易誤認為是感冒或疲勞導致。 小中風症狀出現應盡速就醫 林志豪醫師分享,曾有位長期高血壓的65歲男性,在一星期內突然變得容易頭暈、走路不穩、說話偶爾會不清楚,但因為症狀來得快、去得也快,休息一陣子之後就回復正常狀態,因此不以為意。 沒想到某天早上家屬發現發現他倒在床上叫不醒,緊急送醫之後才發現是腦幹型中風。這類型的中風通常會造成意識改變、四肢無力,且可能會導致昏迷甚至死亡。林志豪醫師提醒,若是出現小中風的症狀,千萬不能輕忽,要盡速就醫檢查,避免憾事發生。 發生小中風症狀後,轉變成中風的機率: 一星期內中風機率:10% 三個月內中風機率:10% 一年內中風機率:30%~50% 曾有研究發現,小中風症狀發生後,三天內就醫與一天內就醫相比,中風機率竟然從20%降至2.1%,因此盡早就醫非常重要。高危險群包含年紀大、血壓高、糖尿病患者,還有發生多種小中風症狀、持續時間長的人。 中風如何預防? 定期健康檢查:若家族內有高血壓、糖尿病、中風病史,建議要定期做健康檢查,國民健康局提供45歲以上民眾三年一次免費健檢,可多加善用。 良好生活習慣: 飲食、睡眠規律 避免菸、酒等易導致動脈硬化的危險因子 適當運動 保持心情愉悅 出現任何症狀立即就醫檢查:林志豪醫師再次強調,若有任何小中風症狀或身體異常,一定得立即就醫檢查。